立行立改 做实执法检查“后半篇”文章 | ||||||
|
||||||
|
||||||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力量薄弱,一些农村地区交通违法行为多发,事故隐患较大。”日前,泰州市高港区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道路交通安全“一法四条例”执法检查情况。 “查”是手段,“改”是目的。近期,高港区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针对执法检查发现的问题,开展集中“回头看”,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立行立改作为第一要求,用一项项看得见、摸得着的整改举措,写好执法检查“后半篇”文章。 你有所呼,我有所应,“小切口”撬动“大民生”。“道路交通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泰州市海军大道二园路段企业密集、公寓林立,蓝思科技、电子信息产业园等万余名外来务工人员早晚高峰潮汐式出行,共享单车“淤积”与“短缺”并存,违停现象屡禁不止。虽然园区从服务企业、解决民生的角度出发,因地制宜增设了路边停车区域,一定程度缓解了停车压力,但是早晚上下班高峰时段,违停行为时有发生,影响了车辆正常出行和周边环境秩序,沿线群众对此呼声强烈。 你点我督,现场交办,“清单制”推动“长效治”。接到群众反映后,执法检查组实地暗访,对许多共享单车无序停放现象现场拍照,并将此问题列入百姓“小”事清单,借助“云上高港人大”平台交区交警大队处理。交警大队立即组织辖区中队进行现场踏勘、调查,第一时间联系共享单车管理公司,要求立即对无序停放共享单车进行整理和清运。在辖区交警中队及管理公司的共同努力之下,现场乱停乱放的共享单车变得整齐、有序。同时,为防止“一改了之”,执法检查组开出三张“长效药方”:辖区交警中队要加强每日巡查和违停管理频次,与管理公司密切配合,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开展送法上门活动,走进企业加强宣传,联动企业督促员工养成守法习惯;加大违停行为打击力度,通过长效措施来提高治理效果,为文明出行、畅通出行发挥积极作用。 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大走访”找准“突破口”。“要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增强驾驶员安全意识、文明意识、法制意识。”“我认为,要进一步优化事故处理与预防,加强交通事故分析研判,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整改”“我觉得,要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为更全面了解“一法四条例”贯彻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执法检查组先后来到高港实验小学和海军舰艇公园周边等重点路段、易堵路段和部分电动车销售网点,了解交通基础建设、路面管理、电动车基础信息采集和“人未伤、车能动”轻微交通事故处理相关情况,征求执法人员、人大代表、重点车辆驾驶员、外卖从业人员等对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建议。 “排查农村道路风险隐患,增设防撞护栏11000米、减速带286米、红绿灯(黄闪灯)5组……”区人大常委会把整改情况纳入年度重点监督事项,建立“问题—整改—销号”三本台账,组织代表“回头看”,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道路交通安全没有终点,群众满意才是最高标准。”高港区人大常委会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发挥执法检查“利剑”作用,让一条条整改清单变成一张张幸福账单,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畅通、文明的道路交通环境。 |
||||||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