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1年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和2022年政府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形成情况的报告 | ||||||
|
||||||
|
||||||
──2022年1月11日在泰州市高港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区人民政府
各位代表: 现在,我就2021年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和2022年政府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形成情况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2021年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 2021年,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共实施民生实事票决项目10大类26个。在区党工委、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各地各部门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全力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建设,顺利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具体情况如下: (一)加大教育惠民力度 ⒈大泗中心幼儿园异地重建,完成新城荣樾幼儿园装修工程。 完成情况:该项目已完工。完成大泗中心幼儿园建设,占地面积8830平方米,建筑面积5710平方米,办学规模5轨15个班;完成新城荣樾幼儿园装修,占地面积5620平方米,建筑面积4339平方米,办学规模4轨12个班。 2.建设高港实验小学东校区6轨36班,总用地面积4.2万平米,总建筑面积1.96万平米。2021年完成主体工程60%。 完成情况:该项目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2号教学楼和3号艺体东楼完成结构混凝土主体施工,正在进行一层墙体砌筑和屋面模板铺设,4号艺体西楼、风雨操场、食堂14.5米梁柱浇筑和钢结构预埋完成,一层墙体砌筑结束,人防模板安装完成。 3.推进学校集团化办学,组建5个教育集团,促进管理团队和优质师资流动共享,不断满足老百姓子女在家门口“上好学”的需求。 完成情况:该项目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已组建东方明珠幼儿园教育集团、高港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高港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泰州市凤凰小学教育集团(泰州市周山河小学)、泰州医药城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等5个教育集团,各教育集团已常态化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4.加强学生近视防控,改造提升4所义务教育学校教室照明。 完成情况:该项目已完工。已完成太湖路小学、扬子江小学、永安洲小学、扬子江初中等4所学校教室照明改造。 (二)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5.健康惠民一号工程,利用现有资源为全区居民免费提供幽门螺旋杆菌和肠癌早期筛查服务。2021年完成10万例。 完成情况:该项目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共完成合格样本10.169万例。 6.许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异地新建,用地约15亩,建筑面积约8500平方米,新设床位45张。 完成情况:该项目已完工,建成5层主楼、3层配楼及配套设施。 (三)提高养老保障能力 7.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75户,对特困老年人家庭进行厨房、居室、地面、卫生间、康复辅助器适配等改造。 完成情况:该项目已完工并完成审计验收。 8.新建改建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2所,失能(失智)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服务机构1所。 完成情况:该项目已完工,完成白马敬老院、口岸敬老院以及区老年养护院升级改造。 (四)改善农村公共设施 9.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疏浚整治干支渠7条。 完成情况:该项目已完工。已完成许庄河、中心港、肖崇中沟、单庄河、杨营中沟、大寨河、红星河等7条河道疏浚整治,累计完成护岸长约24.36千米、绿化面积约24万平方米。 10.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许庄街道高标准农田0.5万亩,主要建设泵站、渠道、涵洞、机耕桥、机耕路等农田基础设施。 完成情况:该项目已完工。主要涉及许庄乔杨社区和钱赵村,已建成电灌站4座、桥梁3座、涵洞32座、硬质渠道3.3公里、机耕路9.7公里。 (五)方便人民群众出行 11.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提升工程,增设农村公路479处交安设施。 完成情况:该项目已完工。涉及高新区4个街道和1个乡镇,涉及路段共计167条,总里程达278公里,其中,安防工程实施里程75公里,已增设农村公路479处交安设施。 12.完成江洲路南延(扬子港桥-永定西路段),全长400米。 完成情况:该项目已完工,完成扬子港桥至永定西路段南延工程。 13.实小、尚美南门道路连通改造工程,按照城市道路支干道建设标准改造,全长约150米。 完成情况:该项目已完工。主要拆除建筑4幢、迁移配电设施6座、新建尚美学校配电房1所,改造道路280米、连通道路150米均已投入使用。 (六)推进宜居城市建设 14.东方明珠二期公租房工程,共326套,面积约2.3万平方米。 完成情况:该项目已完工,完成对东方明珠二期54、55栋楼共326套房的装修任务。 15.棚户区改造工程,新开工棚户区(城中村)改造10万平方米。 完成情况:该项目已完工。完成凤凰街道杨庄社区、寺巷街道二桥社区、口岸街道城东社区棚改搬迁,合计完成协议签订515户、拆除15.35万平方米。 16.王营河东岸文体广场项目,约5.7万平方米,增设健身步道、健身广场、儿童活动场所、文化小品等。 完成情况:该项目已完工。已完成健身步道约3800米、绿化整改约5.7万平方米、沿河栏杆改造约2200米、文化小品节点改造和2个景观墙提升,新建一处儿童活动场所、一处健身场地、两座景观桥。 17.城区3个片区污水管网改造工程,新建改建健康大道、高港大道、通河路等污水管网5.2公里。 完成情况:该项目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医药园区污水转输及泵站改造、健康大道泵站转输、高港大道(通港路)、通河路等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共完成约9.5公里。 18.新增生活垃圾分类省级达标小区24个。 完成情况:该项目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建成垃圾分类达标小区33个,原高新区18个,原高港区15个,其中省级达标24个,市级达标9个。 19.新建改建公厕2座。 完成情况:该项目已完工。刁东路新建公厕1座,海仑路升级改造公厕1座,已完工并投入使用。 (七)老旧小区改造提升 20.对港城花苑、工商税务家属区、扬子江家属区、幸福小区、祥和花园一期等5个小区实施雨污分流改造,配套实施道路、绿化恢复和停车位增设等工程。 完成情况:该项目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港城花苑已完成雨污水管网改造1200米、沥青路面摊铺约8000平方米,新增车位500个、景观路灯约80盏,新建党建文化广场、休闲广场各1座。工商税务家属区已实施门头出新,完成雨污水管道铺设330米、墙面及楼道翻新约4400平方米、路面出新1560平方米,更换落水管630米,新增外墙线槽140米,建设楼道告示栏、垃圾分类站。扬子江家属区已完成墙面及楼道翻新约6800平方米,更换落水管620米,新增外墙线槽350米,建设门卫室、车棚、楼道告示栏、垃圾分类站。幸福小区已完成全部18栋楼周边及小区主次干道雨污分流改造、路面硬质化恢复和停车位增设。祥和花园一期已完成全部20栋楼周边及小区主次干道雨污分流改造、路面硬质化恢复、停车位增设和公共厕所改造。 (八)营造平安生活环境 21.推进城市公共安全,组织全区开展标准地址二维码门牌管理专项行动,完成标准地址二维码门牌约27.8万个。 完成情况:该项目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经核实确认,全区共需安装标准地址二维码门牌235871个,目前已完成全部工作任务。 22.打造城区3公里公安综合便民服务圈,依托城区派出所、警务站、社区警务室等,设立服务点20个,为群众就近提供户政、车驾管、出入境等部分高频服务。 完成情况:该项目已完工,已建成明珠街道综治中心、高港公安综合审批服务中心等20个公安综合便民服务点。 (九)打造体育健身服务圈 23.完善15分钟城乡健身圈,新建改建全民健身点35处。 完成情况:该项目已完工,已建成刁铺明发、白马陈家等35处全民健身点。 24.推动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场免费向社会开放,全民健身中心体育馆、体育文创中心体育馆分时段低收费开放。 完成情况:该项目已实施到位。高港区全民健身中心室外场所已实现免费向社会开放,综合馆、游泳馆,实行分时段低收费开放,其中护士节、教师节、三八妇女节、8月8日全民健身日当天免费对相关人群开放。医药高新区体育文创中心通过微信公众号预约场馆服务,实行分时段低收费开放。 (十)打通便民“最后一公里” 25.建成基层为民服务中心示范点12个,实现街道(乡镇)全覆盖。 完成情况:该项目已完工。已实现全区12个为民服务中心提质增效,示范点均已建成,实现了街道(乡镇)全覆盖。 26.建成标准化农村(社区)集体聚餐“阳光宴会厅”8家、智慧农贸市场“阳光菜篮子”2家、“阳光厨房(食堂)”100家。 完成情况:该项目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完成寺巷街道三野社区、口岸街道田河社区等9家“阳光宴会厅”建设;建成泰州市天鲜农贸市场、泰州市川裕农贸市场(胡庄市场)2家智慧农贸市场,并通过“阳光菜篮子”达标验收;接入阳光平台,建成“阳光厨房(食堂)”207家。 二、2022年政府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形成情况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讲话以及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按照省、市、区关于民生工作的决策部署,我们紧扣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和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在全面落实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保障的基础上,呼应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诉求,适应两区融合发展的现实要求,努力突出精准性、实效性、领先性,编制形成12类35项民生实事候选项目,重点聚焦更高质量的就业、更优质普惠的教育、更高水平的健康、养老、托幼服务、更贴近群众的文化产品供给以及多样化住房保障等方面,当年计划投资约16.8亿元。 (一)编制过程 2021年10月份以来,区发改委先后在区政府网站、泰州高新发布、高港论坛等媒体,发布《关于公开征集医药高新区(高港区)2022年民生实事项目的通告》,广泛征集社会各界的建议。在对建议进行汇总、梳理、整合的基础上,与相关部门提交的民生工作计划相结合,经过反复沟通对接、修改完善,形成2022年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建议方案。 建议方案形成后,区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研究。2021年11月30日、12月4日,张区长先后两次召开专题会议,对项目编制工作作了部署要求。12月7日,孙区长专题听取民生实事项目情况汇报,对项目编制作了进一步具体要求。12月11日,张区长再次召开专题会议,对项目内容逐项过堂。12月17日,孙区长又再次专题听取民生实事项目情况汇报,对项目内容进一步调整优化。12月21日,第4次区管委会主任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对项目进行讨论审议。12月24日,区人大常委会第49次主任会议对项目进行了审议。12月30日,区党工委第24次会议、区委第11次常委会对项目进行了审议。2022年1月7日,区人大常委会第34次会议对项目进行了审议确定。 (二)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基本情况 1.促进更高质量就业 (1)稳定和扩大就业,新增就业1.5万人以上,为青年(含高校毕业生)开发就业见习岗位780个以上。 当年计划投资:100万元;资金来源:国家、省、市就业补助资金;责任单位:区社会事业和退役军人事务局;实施主体:各镇街。 (2)促进职业技能提升,组织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000人次以上,新增高技能人才800人以上。 当年计划投资:200万元;资金来源:国家、省、市就业补助资金;责任单位:区社会事业和退役军人事务局;实施主体:区社会事业和退役军人事务局。 (3)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帮助区内企业解决用工12万人次以上。 责任单位:区社会事业和退役军人事务局;实施主体:区社会事业和退役军人事务局。 (4)增强农民增收致富能力,开展高素质农民、农技人员、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理事长培训500人次以上。 当年计划投资:50万元;资金来源:上级专项资金;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实施主体:区农业农村局。 2.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5)建成高港实验幼儿园、白马中心幼儿园、塘湾幼儿园,开工建设口岸幼儿园。 当年计划投资:7660万元;资金来源:专项债、一般债、区财政;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实施主体:引江公司。 (6)建成高港实验小学食堂。开工建设高港实验初中、田河中小学。 当年计划投资:2915万元;资金来源:一般债、区财政;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实施主体:引江公司。 (7)开工建设新口岸中学。 当年计划投资:1000万元;资金来源:城投公司;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城投公司;实施主体:城投公司。 (8)改善学校教室照明环境,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教室照明改造13所。 当年计划投资:365万元;资金来源:区财政;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实施主体:区教育局。 3.提升健康服务水平 (9)免费开展“两癌”筛查,为不少于15000名育龄妇女提供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 当年计划投资:380万元;资金来源:区财政;责任单位:区卫健委;实施主体:区卫健委、各镇街。 (10)开展全基因组芯片检测,为区内新生儿、中老年人、优秀企业家、高层次人才提供全基因组芯片检测及精准健康管理,当年覆盖10000人以上。 当年计划投资:1500万元;资金来源:区财政50%、医药园区50%;责任单位:区卫健委;实施主体:区卫健委、各镇街。 (11)完成市三院门诊楼改造,设置改造名医专家室,改造提升体检中心;建成野徐医院发热门诊。 当年计划投资:3800万元;资金来源:专项债、高新投公司;责任单位:区卫健委、华信公司;实施主体:引江公司、高新投公司。 4.实施尊老护幼工程 (12)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75户以上。 当年计划投资:138万元;资金来源:市财政40%、区财政60%;责任单位:区社会事业和退役军人事务局;实施主体:区社会事业和退役军人事务局、各镇街。 (13)完善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体系,建成普惠托育机构2家以上,新增托位100个以上。 当年计划投资:600万元;资金来源:上级补助;责任单位:区卫健委、区教育局、各镇街;实施主体:区卫健委、区教育局、各镇街。 5.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14)开展“大江文化惠万家”品牌服务活动,举办“苏演院线”和“大江放歌”、“大美两高”基层巡演、巡展等活动36场以上。 当年计划投资:220万元;资金来源:区财政100万、镇街财政120万;责任单位:区宣传和统战部;实施主体:区宣传和统战部、各镇街。 (15)实施“文化惠民券”点单演出暨精品剧目下基层工程,在全区12个镇(街)、145个村(社区)开展点单演出和精品剧目演出活动300场次以上,惠及群众40万人次。 当年计划投资:310万元;资金来源:市、区两级财政各承担50%;责任单位:区宣传和统战部;实施主体:区宣传和统战部、各镇街。 (16)打造最美阅读空间,建成市民广场城市书房(300平方米)和实小东校区城市书房(200平方米),年服务人次10万以上。 当年计划投资:550万元;资金来源:区财政;责任单位:区宣传和统战部;实施主体:引江公司。 (17)实施健身惠民项目,利用区内体育健身场馆资源,向群众发放体育惠民券100万元,助推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 责任单位:区宣传和统战部;实施主体:区宣传和统战部、各镇街。 6.强化公共安全保障 (18)开展“智慧技防小区”和“智慧技防校园”建设,完成63个小区和8所学校智慧技防改造,并对55个小区进行加强版升级。 当年计划投资:1600万元;资金来源:区财政;责任单位:区委政法委、区公安分局、区住建局、区教育局;实施主体:区住建局、区教育局。 (19)在住宅小区推广应用低费用智能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位900个以上,有效防止室内充电引发的各类火灾事故。 当年计划投资:270万元;资金来源:区财政;责任单位:区住建局、高港区消防大队、高新区消防大队;实施主体:区住建局、高港区消防大队、高新区消防大队。 (20)提升消防基础能力,对消防大队现有设施进行改扩建,增设智能化消防训练、执勤车库等设施。 当年计划投资:1445万元;资金来源:区财政;责任单位: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高港区消防大队;实施主体: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7.改善城乡公共环境 (21)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村庄生活污水治理二期项目,当年完成污水管网铺设200公里。 当年计划投资:20000万元;资金来源:区财政;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各镇街;实施主体:区住建局。 (22)提升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完成污水管网建设10公里以上;开工建设港城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污水处理能力4万吨/日,当年完成基础工程,开始主体施工。 当年计划投资:15000万元;资金来源:专项债、城投公司;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城投公司;实施主体:区住建局、城投公司。 (23)提高垃圾分类管理水平,新增生活垃圾分类省级达标小区50个。 当年计划投资:500万元;资金来源:区财政;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各镇街;实施主体:各镇街。 (24)提升生活垃圾处置能力,开工建设生活垃圾处理能力450吨/日、污水处理能力30吨/日的鼓楼路垃圾中转站。 当年计划投资:500万元;资金来源:高新投公司;责任单位:华信公司、区住建局;实施主体:高新投公司。 (25)按照“四不一有”标准,改造提升公厕17座。 当年计划投资:200万元;资金来源:区财政;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各镇街;实施主体:区住建局。 8.方便群众交通出行 (26)实施“停车便利化”工程,加强机动车停车泊位精细化管理,新增机动车停车泊位1500个。 当年计划投资:200万元;资金来源:华信公司、城投公司;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实施主体:区住建局、华信公司、城投公司。 (27)开展道路畅通“微循环”和安全“微治理”行动,优化交通红绿灯设置、消除交通管理死角、盲区、隐患点50处以上。 当年计划投资:100万元;资金来源:区财政;责任单位:区交警大队;实施主体:区交警大队。 9.加强居住保障服务 (28)加强住房保障,新开工保障性住房18万平方米以上,开工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实物配租房源300套以上,当年完成桩基施工,开始地下室施工。 当年计划投资:60000万元;资金来源:鑫泰集团、引江公司;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实施主体:区住建局、鑫泰集团、引江公司。 (29)改善居住环境,实施棚户区改造2万平方米以上。开展龙凤家园、世贸河滨花园、育才花苑一期、向阳人家、港城花苑等5个小区人居环境改造提升。 当年计划投资:40000万元;资金来源:深业公司、鑫泰集团、城投公司、区财政;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各镇街;实施主体:区住建局、各镇街。 (30)加快推进管道天然气建设,按照“分步实施、先易后难、有序推进”的原则,逐步实现城区全覆盖,加快向农村区域延伸。当年接通城区新老小区用户3200户以上,建设主次管网6.2千米,接通农村用户1000户以上,建设主次管网3.7千米。 当年计划投资:850万元;资金来源:社会投资;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实施主体:港华燃气、科思燃气。 10.加大党建惠民力度 (31)提升基层组织服务中心、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开展以提升组织力、执行力、服务力、发展力为主要内容的村(社区)干部“四力”提升专题行动。充分发挥“两中心一平台”作用,组织3万以上人次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参与活动。完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进一步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提高为民服务效率,提升群众满意度。 当年计划投资:500万元;资金来源:区财政;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宣传和统战部、区委政法委;实施主体:区委组织部、区宣传和统战部、区委政法委、各镇街。 11.提高社会救助水平 (32)加大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等低收入人口认定力度,健全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充分发挥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兜底作用。 责任单位:区社会事业和退役军人事务局;实施主体:区社会事业和退役军人事务局。 (33)举办“青仔公益暑托班”,实现所有镇街全覆盖,为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公益暑托服务。 责任单位:团区委;实施主体:团区委、各镇街。 (34)实施“梦想改造+”关爱计划,为困境青少年打造“梦想小屋”36间,配套提供结对关爱,用心守护困境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 当年计划投资:43万元;资金来源:区财政50%、社会募捐50%;责任单位:团区委;实施主体:团区委、各镇街。 12.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35)开工建设高标准农田5300亩,当年完成建设1600亩,3700亩完成主体工程。实施高港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2022年度),疏浚整治干支渠8条14.35公里,岸坡防护28.7公里。 当年计划投资:6940万元;资金来源:中央、省、市、区财政;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实施主体:区农业农村局。 2022年,我们将进一步强化举措、落实责任,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抓好民生实事项目建设,为争当全市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建强中国医药城核心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